二维码 返回总站>>
中国美术家网
周亚鸣官方网站
http://zhouyaming.meishujia.cn
我的主页 我的简介 我的作品 艺术思想 我的相册 名家点评 画集出版 媒体介绍 艺术视频 我的访谈 获奖收藏

        画事问答

          作者:未知2011-10-12 10:32:33 来源:网络
          记者(以下简称“记”):江南自古多才子,特别是你的家乡镇江,得山水之胜代不乏才,自古就是文人墨客寻幽探胜寄情抒怀的胜地,如此得天独厚的环境怎样影响了你的艺术情感,你是如何达到今天的艺术成就的?

            周亚鸣(以下简称“周”):这个问题说不好。其实它是一个环境与文化生成之间的关系。一个人的成长必然受着一定环境的影响,仿佛这是一条毋庸置疑的定律。然而事实上落实在某一具体人生时却又异常复杂而又言之不清,因为人们只关心“此一人生”的“独特”环境,而忽略更多“不同人生”的“共生”环境,因此我更多地相信人生具有命中注定的不同选择,而不太相信环境影响的必然性。可能家庭的小环境具有更多的诱发因素,例如我父亲用他娟秀的书法给农民写春联以及对文字的挑剔和严谨等等都诱发我对文字书写的兴趣;而江南的人文环境具有更多的心理暗示,如社会风气嘉奖舞文弄墨者,随处可见的文豪遗迹等等;但总体而言我喜欢绘画完全是个人喜好,就好像有些人喜欢读书,有些人喜欢动手。大概我是那种间于两者之间的人吧。谈不上艺术成就,就喜欢而言这是一个个体生命的过程。

            记:在你的少年时代正逢中国文化大革命,十二岁就随父母下乡,在那样一个轻视文化艺术的时代,你是如何一步步喜欢上艺术并走向艺术之门的,少年时代的经历对你的人生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

            周:我十二岁随父母下放是一种幸运,如果我不下放的话,在那种不能读书的时代,我不能肯定我的人生是怎样一个光景。但我记得我那时很能闯祸。农村的朴实,艰苦的生活让我对自然和人性有了最为基本的体验,因为随着父母便没有孤寂,因为并未知晓“前途”之压力,十三四岁的少年生活自然是活泼有趣的,就是所谓的“少年不识愁滋味”。大自然所有的魅力在一个男孩的生活记忆中只能是快乐,再快乐。现在的孩子随着文明的都市化倾向与自然的隔寞真正是人生之最大悲境。十七岁回城后完成了高中学习然后突然间就选择了绘画,完全是兴趣使然,然后就蹉跎着考取美院一直到现在还在这路上走着,还像着迷一样。

            记:看你的画既清新爽朗也不失传统文人画的恬静儒雅,同时又俱有现代人喜欢的豁达明亮,你是如何把握传统精髓与时代创新的关系?

            周:其实说传统勿宁说经典,因为经典更像是文化过程或曰社会历史中无数对人生起关键作用之经验一样,是与你的生命活体相关联的。因此我们宁愿相信一个具有丰富临床经验的老中医的诊治而不愿相信书本的“理论”阐述。中国在过去的农耕文明的生态中对经验的崇拜、学习、信任是真诚的。故而在画评中使用“信而好古”“古意”“古风”等等评语时都是对画作的最高奖赏。尊老、敬老的风气本身就是信古的心理反应,因为它意味着“由老及古”的方式往往代表了某种经过历史检验而形成的文化共识与经验和经典的重大关联,由此而影响社会伦理和习俗。中国的道理也是建立于族群共生的经验之上的,所以“四书五经”等都是经验典范之总结,故称为经典,而史书是中国文字最长的书,就像西方法典中的案例一样,记录的都是“典型”事迹,她向后世人生提供了具体的经验之内容;所以继承传统或曰学习经典实际是吸取人生中更多、更广、更深的经验,有相同经验叫“验证”有不同经验叫“启迪”,如果你是源于你的活体生命之需要。那么,“传统”是生动而具体的,如果不是,她就只是知识和陈迹。因此在诗经中就有这样的句子“周虽旧邦,其命维新”也就是说,“世界还是那个世界,月亮还是那个月亮”。如果你的生命足够真诚她就是美的;如果生命又足够活跃因此她又是新的。画既是人,同理可视。千万别以为“西方”的就是新的、美的;也千万别以为西方的不新也不美。你要做的只是不停追问你的生命你足够真诚,足够活跃吗?

            记:中国文化博大深妙,绘画既是艺术享受又能修身养性,虽然你已知天命但更像初入不惑,请谈谈中国绘画与个人的养生之道?

            周:评介绘画的高低优劣时往往要用到“气象万千”这个词。但如何做到呢?首先你要同意绘画是表现人的精神世界的,也就是古人说的“画品既人品”而不是表现你的“造型能力”“现实生活”“创新精神”以及时尚的其他学科的概念,或其他集团的各种功利目标和理念的。而是展现你的精神品格,它包含人生态度和文化理想。因此对精神的丰富性追求和对生命活体的展现——通常反映为“敏感”和“生机”的状态,也可以认为是“气韵生动”“骨法用笔”。也就是说对生命的展现具有了“气象万千”和“足具活力”的特征。要做到这一点,古人说“宁静致远,淡泊明志”实际就是一个药方。只有当你的心灵单纯明净到足以感知花的欣喜,草的叹息,心的脉动,情愫的芬芳之际,画上的“气象万千”才是你精神的丰富;画上的敏感活性也才是你笔底的盎然生机;其实客观上便和养生之道不谋而合,那种“意守丹田”的状态正是心地单纯、明净如水的心境。

            记:传统的国画给人的感觉都是重水墨,而你的画更注重于色彩的运用,你作品中的色彩就像是触动旋律起伏的脉搏让人思绪翩翩,你是如何把握色彩的运用的?

            周:对纯粹中国画色彩系统的重新运用,也是鉴于整个中国画坛已被西方色彩观彻底改造以及“合壁”后的荒诞现状。中国画家已经忘却了中国色彩系统的表现力。对历史形成的中国人的色彩观念,审美心理的一无所知,需要从历史缘由和现代活力间寻找一条有效途径。唐宋之前,中国人对色彩的运用和认识基于一种很强的文化观念的支配,如五色观。玄代表天,黄代表地由此引向社会等级,在五色以外还有金、银等表示的光泽系统,银珠,翡翠等代表色彩的“质地”感受等审美心理,“泽”与“质”的综合把握又以“玉”为代表,由此指向中国人对美的最高体悟,并上升到道德层面。总之都在演绎不同的文化和审美观念如金碧辉煌,“素以为绚”,“桃红柳绿江南”“温润如玉”“杜鹃滴血”等等,对色彩的光谱、泽谱、质地、色相均有悠久的经验和体认。宋元之间色彩有了一种向人的丰富情性表达的趋势,以及向色彩的审美品格的伸展。如赵孟、钱选等人的努力,但后来的发展并未使色彩能够成为独立表达性情的系统,因此墨分五色的观念主宰了画坛数百年。这大概与“理学”“道学”的影响有一定的关联,所谓墨里乾坤遮盖了色彩万象。而现代社会是一个开放、自由、自信、健康的社会,人们对色彩表达的期盼正是画家系统地重新生发中国色彩表现的契机。

            记:看有关你的一些资料,发现周老师是一个看问题很有高度的人,研究问题总能达到一个很深层面,请你谈谈中国画的原道精神?

            周:任何一种文化符号在它的生成、发展、变化的过程中形态与内旨经常会发生某种程度的异化,混乱、空泛和失位。历史上在先秦时就有关于“文”与“质”的讨论,人们总是希望“文质彬彬”然后君子。但是这种“名实”关系,总处在一种“出位”和“归位”的变化之中,促成这种变化的因素当然是复杂的,但总体上确是因为其应用的范畴、对象、功用的改变而发生。一般认为文化符号总因文化形态的不同而不同。在中国文化史上,中华文化形态有三次大的变化或称之为重新确立时期(当然这是我的文化遐想)。第一个时期在秦汉之际。秦汉之前数百上千的邦国诸侯其文化的形态是不同的,秦灭六国武力一统后便有书同文(李斯的小篆),车同轨,统一度量衡等等。然后有汉的废黜百家,独尊儒术,其实并非废除百家而是确立了儒学的法统地位.第二个时期发生在隋唐之际。这一时期所面临的不再是中原各诸候邦国而是统揽西南、西北等各族文化形态,更是交通、融汇含中东、西亚等各东方世界的文化形态,由万国朝贡而带来的文化形态的重新整合和确立随之而来,在唐的朝堂之上异族胡人例班已非常平常,封疆大吏中,番臣、番将比比皆是。这一时期,胡乐盛行,书宗王字,楷则规模驰行大地,诗词文章崇尚格律新制等等。第三个时期应该从1840后到眼下一个新的文化形态的确立正在完成的过程之中,这一时期,中国正与世界各族的文化形态进行最为广泛而深刻的交融和激荡。一个新的民族的文化形态的确立是必然的。因此作为文化符号之一的中国画必然由民族和历史的角度重新梳理,审视它的形态和内旨都是必要的,这就是原道。

            “复古”的手段从来都是文化符号原道的手段,三代有孔子的“克己复礼为仁”由复古之手段确立了延祀千年的国家制度;唐代有韩愈的古文运动以校正六朝以来的浮夸文风;宋有“变法”与“保皇”之争,明清有“钱嘉一小学”之治等等,总之复古与原道,手段与目的也是文化发展中的别开生面,更是文化进程中的自然现象。

            记:新文人画展一办就是连续十年,参加一次就得准备好几个月,你是如何坚持完成这连续十年的大活动?

            周:活动只是艺术生命过程中的契机而已,创作永远都是自觉、自为的,不是因为有活动而创作,不能本末倒置,每年的活动只是一个在交流中感受不足和肯定自我的过程,这大概是一切学术交流活动的目的和动机。

            记:现在的中国画坛可谓是“乱花渐欲迷人眼”,你觉得中国画应该如何鉴赏?

            周:原有的中国画的评价标准是神、妙、能,后来又加上逸品。神是神采,妙是妙趣,能是能力。经过上千年的演化现代人普遍视同空泛,在感觉和价值认同方面无从依托。元以后更加重视对逸的价值肯定,逸是一种人生态度,与其他三则不成系统,事实上逸品是元代文人集团的普遍生态,因为元将文人的地位推至乞丐之后,这种荒唐的边缘化激发了文人集团对自我价值的“反常”肯定。作为评价系统它超于画外。因此当代如何确立评价标准,我想应该由以下四方面组成,即“象”、“韵”、“法”、“功”。绘画属一文化形态,某一绘画必反映某一文化类型并为之表率,所谓古称“取象不惑”就是确立“象”必然反映某一文化类型之气象,这一气象在中国文化中必由儒、道、释三方面为基点,气象生动必反映画家的文化价值之取向。

            俱儒文化为特征的画家必取法严谨,气含中庸儒雅正派,可升堂入室,如荆关董臣。以道文化为特征的画家必性求自然,重象常冥,以异会象,如八大山人、法常、倪瓒、徐渭等;取释为上的画家必心会平常,落笔生机如赵孟,董其昌等;其间纵横,含阖众家。故而取象表示的是对文化形态的判断和取舍,以正为上以雅为则;其二,“韵”含生机,于画作之上求生机,求法韵,会趣韵是为审美,以生为则,以死为敞,气韵不生者则死,故而黑气、脏气、乱气、邪恶气、阴损气、阴谋气、甜俗气、霸气、纵横气、江湖气,等皆为死气与阴曹地府相关联,所以齐白石老人有云:“不以牛头马面欺世”。其三,“法”入自由境,就是画家必对画法有所精通,法有所承,法有专攻,也就是对绘画的语汇系统的逻辑关系和规律,逻辑元素及情性内质之关系。文化诉说的含一不二便入至法境,有很多“创新者”误以“无法至法”为舍法涂鸦视为新,其实无法乃无一法不精,无一法能障者入自由界方为至法,如庖丁解牛顿入化境。其四,“功”在素质,这一项是对画家个人文化素质、人品素质的要求,它包含了行万里路,读万卷书,性情养育,表达能力(笔墨,绘画能力)的培养。画家人格修养的全面铸造,而不是简单的“力透纸背”。

            记:这几年中国画市场达到了中国绘画史之最,可以说一片繁荣的景象,你如何看待中国画市场及自己的市场?你作为新文人画的代表画家之一,对于美术界以前闹新潮现在又讲回归传统,对此有什么看法?

            周:市场是经济活动,画家的创作与经济活动及其规律不直接关联,但通过对经济活动的观察可了解社会审美心态的变化和审美价值取向,这一点对画家而言从中可获取社会文化变化之信息,作为文化类型的反映者可以引作参考。那种无视社会文化之变化的人是不能反映社会文化类型的发展和变化的。其实体验生活的本质是体验自身的生命感受与社会文化生动变化之间的关系。我认为当一个社会是病态的其文化形态和审美心理也为病态,当社会心态趋向健康正大的时候会喜欢我的画而社会文化心态正在向这一方向发展。

            顺便回答你最后的问题,民族的文化复兴正是在这一前提下才有价值,这就是你所说的“以前闹新潮,现在讲回归”正是社会文化心态趋向健康和正大的反映。
      个人动态
      关于画道——周亚鸣 李文君对话
      关于写生
      画事问答
      西行漫话
      兰州画展说画记
      本官方网站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音频、视频等)均由艺术家本人或其合法继承人提供并认可,根据相关法律、法规授权我公司通过中国美术家网发布。涉及版权等事宜请联系我们。
      责任编辑:汲平
      客服专员:杨小薇
      客服电话:13261878869
      版权所有:中国美术家网 WWW.MEISHUJIA.CN Copyright ?2005-2016
      服务热线:
      客服邮箱:fuwu@meishujia.cn 客服QQ:529512899
      Processed in 0.186(s)   12 queries